4月6日至10日,我校组织产业导师团队赴广西河池、百色两地开展“春满八桂”导师回访活动。活动期间,导师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现场技术指导、集中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头雁”学员提供精准帮扶,为广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首日,导师团队奔赴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紧锣密鼓地开展走访。在飞凤农民专业合作社,学员覃凤琼向导师详细展示了特色中药材和特色水果的种植情况。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顺友研究员,依据当地气候特点,提出了“品种改良+林下经济”的种植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随后,在广西明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谢宗周研究员则与学员银芬妮就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展开深度交流,并在现场“手把手”指导有机肥替代技术,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水平。

导师团队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召开座谈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妍,农业农村局局长谢体宇等地方领导,以及10余名头雁学员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会上,各方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校地合作交流模式、后续帮扶指导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4月8日,团队转战百色地区开展活动。在田东县,导师们先后考察了兴润果蔬合作社和英华芒果种植基地。针对当前芒果产业所面临的同质化竞争困境,导师团队提出“品种差异化、品质标准化、品牌特色化”的发展策略,着重指出应当充分挖掘并发挥“田东芒果”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当地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隆祥兔业合作社,麻秋珍学员向导师们详细介绍了“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导师们在认真听取汇报后,提出应当重点聚焦疫病防控新技术,同时建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随后召开的百色学员座谈会上,10余名“头雁”学员热烈交流。其中,学员赵宝分享的“隆林黑猪”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模式引发了全场学员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为推动当地特色养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这次回访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让我们找到了发展方向。”李英华学员感慨道。百色市田东县农业农村局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华中农大的导师们把论文写在了八桂大地上,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了科技动能。”
在此次活动中,导师团队深入10个学员产业基地实地考察,召开2场区域座谈会。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走访一个点、带动一片区”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此外,学院将依托“头雁学农资源链动生态平台”,持续为学员提供在线指导,进一步提升导师帮扶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将项目实施的“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实,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效助力。
(通讯员:王荔,审核人:宗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