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全区“头雁”渔业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项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决策部署,为新疆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系统培育——赋能渔业创新发展
来自全疆各地州的40名渔业带头人参与学习,开展为期21天系统化培育之旅。项目采用“4个一”培育模式,即“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通过立体化培养路径,着力打造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双提升的“头雁”。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技能、实践调研四大核心模块开展。
开班首日,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恺教授讲授开学第一课《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学员们深入学习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方向。

开学典礼现场

李恺讲授开学第一课
理论学习——精准提升综合素养
本次课程内容涵盖渔业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心设置了“最新政策解读”、“农产品品牌创建与塑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律风险防范”、“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等专题。课程丰富多元,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各产业资深教授,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参与授课。课程涵盖农产品品牌建设、智慧文旅与电商运营、企业财务及政策分析、智慧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等,重点解析设施渔业技术创新与尾水治理,系统讲授了高效圈养模式、生态养殖技术及饲料优化策略,促进淡水鱼规模化养殖与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特别开设了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成果推介与科技合作课,邀请学校老师介绍最新科技成果,为促进校企合作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课堂现场

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成果推介与科技合作课
基地实践——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为促进实践交流,学校组织学员赴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基地、仙桃水产基地、赤壁水产基地、潜江小龙虾产业链示范点、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湖北黄优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实地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应用。
此外,还为每位学员配备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提供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助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头雁”真正发挥“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示范作用。

基地现场教学

企业现场教学
学员李存全表示,能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十分荣幸,通过“头雁”项目的学习,开阔了视野,系统学习了涉农企业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自身的产业生产技术及管理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差距,启发了他对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思考。未来也会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争取让企业做大做强,先富带动后富,能够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创业、兴业,也希望能够同学校相关专业合作,能够做到产、教、研相结合。
此次培育是推动新疆渔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行动。未来,学校也将继续加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合作,加大对水产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水产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带头人队伍。
本次也是华中农业大学2025年的首期“头雁”项目线下集中培育。之后,学校将继续按照“头雁”培育要求,认真完成2025年度“头雁”项目的各项工作,持续为“头雁”项目贡献核心力量。
(通讯员:王荔、汪颖,审核人:王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