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疆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渔)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新疆2025年高素质农(渔)民培训班”在我校成功举办并圆满结业。来自新疆昌吉州和伊犁州等地50名学员参加培训。
定制课程体系,助力全面提升
培训班为期12天,紧密结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的“外出取经拓视野”学习需求进行体系化设计,以“拓宽视野、提升技能、推动创新”为主题,采取“理论授课+基地现场教学”培训方式。课程重点围绕生态养殖、精准技术、加工增值等三大方向展开:通过系统学习生态养殖模式,帮助学员掌握绿色高效养殖技术;通过实地观摩智能化养殖基地、借鉴精准养殖技术,重点培训水质在线监测、精准调控等数字化管理技能;关注产业链延伸,特别设置水产品加工专题模块,为学员构建从养殖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思维。
专家理论授课,推动技术进阶
本次培训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马徐发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周勇专家等诸多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们聚集“政策导向-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三位一体内容,深入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带来了前沿的技术与理念,包含“零排放”圈养模式、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水产种业创新与特色鱼类繁育、智慧渔业、淡水鱼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等内容。同时每堂课设置了互动提问环节,通过专家面对面答疑,击破技术痛点,促进关键技术的应用。

课堂授课
基地沉浸教学,激活产业创新
除了理论课程外,本次培训开展了9场现场教学,组织学员赴校内外多个示范基地观摩学习,实地了解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等生态模式。学员赴洪湖学习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到潜江观摩小龙虾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智慧渔业企业,了解智能化数据管理、水质监测等技术的实际应用。

基地参观学习

学员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基地
参训学员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开阔视野,又学到先进技术。伊犁州农业农村局永卫东表示,“通过现场观摩和专家指导,我们对稻虾种养和智慧渔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去后将积极推广这些模式,带动更多渔民增收”。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带队老师阿迪江表示,此次培训是落实自治区渔业现代化部署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新疆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通讯员:宗明绪,审核人:兰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