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华中农业大学“头雁”专家组深入安徽淮南开展指导帮扶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发布者:汪颖点击次数:49

3月31日--4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头雁”指导专家团队奔赴安徽淮南地区开展实地指导,积极响应当地“头雁”产业提档升级的迫切需求。此次行动,结合淮南产业布局,学校组织三产融合、蔬菜、水稻等领域的多位专家,深入寿县、凤台县、大通区、谢家集区等地实地走访企业、合作社,深入田间地头,以“入企、入社、入场”的方式,为“头雁”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精准指导,助力农业生产高效有序进行。

2025年4月1日上午,“徽常皖雁”“头雁”赋能发展论坛(淮南站)在寿县农业农村局拉开帷幕。“徽常皖雁”系列活动是华中农业大学为促进头雁校地资源链接开展的省级特色论坛,主要围绕产业发展等问题,通过专家开展“微报告”、“头雁”学员进行“微分享”等形式促进头雁抱团发展。本次活动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银根,园艺林学学院教授、湖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蔬菜岗位专家汪李平,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飞等专家参加,寿县农业农村局王良凤主任出席论坛,来自淮南市的近30名“头雁”学员参加了活动。

论坛上,胡银根教授以《农业现代化:迈向乡村振兴与强国之路》为题做了专题辅导报告。报告强调,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对提升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至关重要。胡教授详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强富美高”四维评价体系及粮食安全、科技贡献率等标志性成果,并以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时代使命为切入点,结合安徽实际,介绍了八大实践路径。此次报告加深了学员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思路。

在“头雁”学员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环节中,李双萍介绍了洪亮水果种植合作社在水果种植与销售方面的创新实践——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并结合智慧农业理念,实现了水果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和乡村旅游项目,将水果销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大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学员邓之凯则介绍了如何通过规模化种植、智能化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并特别提到了烘干机烘干保管、粮食仓储管理以及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顾广银介绍了寿县力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技术创新以及社会贡献,阐述了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机械化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自由交流环节,学员就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专家展开了深入讨论。

论坛结束后,产业指导老师分为三产融合、蔬菜、水稻三个方向,开展实地指导帮扶。

细分市场塑优牌在学员陈骞的带领下,胡银根老师前往凤台县骞兴供销合作社进行考察。他深入了解了凤台糯米的生产状况,并建议学员应充分利用地标产品的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例如,将现有品牌“喜米”打造为“十全十美”等精细化品牌。随后,胡老师来到学员李和东的寿县新桥生态农业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他细致分析了该合作社的区位优势,指出其地处合肥经济圈,与省会合肥相邻,且位于合肥、六安、寿县三地交汇处。结合该合作社蔬菜、瓜果、粮食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保鲜、冷藏、加工及销售业务,胡老师认为其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地农产品的保鲜冷藏问题,并满足各大电商平台的仓储发货需求。在学员徐静的安徽楚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胡老师详细了解了该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阳光玫瑰葡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茶庵镇田园综合体乡村生态休闲基地,并针对这两个项目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优化管理提质效蔬菜专家汪李平教授实地考察学员蔬菜产业基地。在学员王士银的蔬菜种植园区,汪李平老师仔细观察了各类蔬菜的生长状况,与学员交流蔬菜种植的关键节点。他指出,光照对芹菜的生长至关重要,建议学员优化棚上遮光网覆盖,通过调整遮光网遮光率以及覆盖时间,避免影响芹菜长势。同时,他还详细询问了学员每亩地的投入成本、预计产量等,建议学员一定要紧密结合市场趋势,不要盲目跟风种植。在学员王胜昔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他仔细查看了各类蔬菜发育情况,询问了学员的相关种植管理措施,并给出了具体建议。学员程勋文的蔬菜大棚基地,学员正在针对大棚进行改造,未来将进行豆丹养殖。汪李平老师建议合理控制隔离网密度,避免影响其余蔬菜棚作物的正常生长。在走访中,他多次强调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醒学员要密切关注各类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精准防控护丰收水稻栽培专家王飞副教授实地考察了“头雁”学员粮食生产基地和仓储烘干厂房、机插秧育秧和植保飞防设备。每到一处,他都仔细了解了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水稻生产种子和农资准备情况。在王梅和王长茹的种植基地,王飞老师了解到年际间降雨量波动大,灌溉用水成本高制约了粮食生产。他详细介绍了“水稻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并建议学员可尝试种植节水抗旱稻品种。在邓之凯的小麦田,王飞老师发现蚜虫危害严重,了解到刚刚打过一次农药,建议他调整无人机飞行高度并增加用药量。在顾广银的水稻合作社,王飞老师建议学员继续加强跟科研院校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展研究和示范,将优秀品种和技术辐射到周边。此外,建议充分利用安丰塘水库在人文方面的优势,适度开展农旅,如稻田画和彩色油菜花等。

此次活动获得了寿县农业农村局等地方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在活动筹备的各个环节,包括路线规划、学员组织动员、活动方案策划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连续数日紧张有序的实地指导工作中,产业导师们依据专业领域与既定路线,稳步推进各项帮扶措施。此次活动紧密贴合学员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整合人才资源与科技力量,想学员之所需、解学员之所急,全力护航“头雁”学员的成长与发展。展望未来,校地双方将以“头雁”产业指导为重要纽带,深化在人才交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携手共促安徽乡村产业蓬勃振兴。

(通讯员:杨娇,审核人:葛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