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头雁”学员间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头雁”引领带动作用,我校组织2024级内蒙古“头雁”学员开展互访交流活动。期间,十余位学员分别走访了对方的企业和基地,相互借鉴、共谋发展,部分学员更是通过互访达成了合作意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员互访促进深入认知
希日浑地家庭牧场的“头雁”学员达布希拉图,访问了呼和陶勒盖家庭牧场的学员内日斯格。同为经营家庭牧场,达布希拉图表示,这次互访交流不仅带来新知识,还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解跨文化交流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达布希拉图说:“这次交流不仅加深了我对不同文化和工作方式的理解,还为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将这次交流中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达布希拉图与内日斯格的互访留影
学员互访结出合作之果
巴林右旗牧乐畜牧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孟和毕力格学员,探访了田海学员创立的霍林郭勒市申智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位于霍林郭勒市核心区域,主营业务涵盖兽药、饲料销售,兽用医疗器械供应,以及黄牛改良技术推广等,且能提供动物诊疗、肉牛同期发情处理、剖腹产等大型手术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此外,公司还持有生物制剂销售许可,能够销售非强制免疫疫苗,并为养殖户提供饲养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增值服务。公司的年诊疗出诊量超过500次,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年均增长达200余万元。
基于对申智公司专业性和服务能力的赞赏,以及双方在肉羊人工授精技术方面需求的高度契合,他们决定签订合作合同,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孟和毕力格说:“通过这次互访学习,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我将把申智公司的成功经验和服务理念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也将继续与华中农业大学头雁培育班各位同学加强学习交流,将培训精神发扬光大,共同为畜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孟和毕力格和田海的互访留影
学员互访拓宽视野格局
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春强养殖场的“头雁”学员齐盈晗与科左中旗丽红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张志强学员互相走访了对方合作社,2023级的“头雁”学员张淑春也参与了此次养殖合作社的互访活动。
齐盈晗赴张志强所在合作社调研学习,重点考察了养殖模式、饲料配比、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对其智能化养殖和生态养殖的创新给予高度评价。这些举措在降本提效同时,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互访中,她感受到合作社成员们养殖事业的热忱和专注,总结先进经验后,她决心将所学用于实际,着力提升合作社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张志强走进齐盈晗所在的牧场,首先被其整洁有序的环境吸引。通过深入交流,他系统了解科学化养殖理念、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刻感受到头雁同学在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不懈努力。在交流中,他扩展了牧场管理的全面认识,学到面对养殖挑战的应对策略,同时了解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此次考察使其认识到,现代养殖业必须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齐盈晗(左)和张志强(右)及2023年头雁张淑春(中间)的互访留影
学员互访凝聚智慧火花
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和顺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王德清主要从事养殖业,而土默特左旗伊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伊健卿则主要从事种植业,这场跨产业互访中,养牛与种地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养牛学员分享了牛舍科学搭建、饲料精心配比等内容,强调优质饲料对养好牛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疫病防控的重要性;种地学员则分享依据土壤肥力选作物品种、合理轮作保持地力等土地里的故事,以及依据作物生长阶段需求精准灌溉的方法。
在交流中,大家相互启发,养牛学员借鉴种地学员土地规划和管理精细化的方式,种地学员学习养牛学员养殖中的疫病防控意识。这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体现。头雁学员带着知识技能,准备回到各自的领域中施展拳脚,带动更多人迈向富裕之路。

王德清等2024年头雁学员互访留影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促进学员间互访交流与合作,为“头雁”学员提供更加精准的帮扶指导,助力“头雁”培育取得更大成效。
(通讯员:左新慧,审核人:宗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