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茶韵滇南·头雁同行——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赴云南临沧开展滇峰论坛暨帮扶指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发布者:汪颖点击次数:

为深入推进云南“头雁”产业发展,聚合产业优势资源,促进业界深度交流,2025年1月18日至23日,华中农业大学组织专家团队前往云南省临沧市,成功举办滇峰论坛暨导师帮扶指导活动。本次活动由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副院长赵慧带队,园艺林学学院教授黄友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冀志霞等一行参与指导,共谋茶产业新篇章。

滇南茗域,头雁聚首共谋发展

1月19日,临沧各县市区的“头雁”学员齐聚双江县俸字号茶叶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滇”峰论坛活动。

活动现场,赵慧对学员们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并深情回顾了近年来学校与云南“头雁”学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与深厚情谊。她围绕校地合作深化、产业协同发展及学员间团结协作等议题,与学员们展开了深入探讨,并鼓励学员们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论坛上,黄友谊聚焦“提升茶产业科技,打造好茶品牌”的主题,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品牌建设的根基在于品质,没有高品质的产品支撑,任何品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强调,只有不断提升茶叶的内在品质,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种植、加工等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品牌的竞争力。除了提升品质外,还需要注重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差异化发展,他建议茶企要深入挖掘茶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通过讲好茶叶故事、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等方式,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注重品牌的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以独特的品质和特色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活动期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专家徐亚和应邀出席,与专家和学员就临沧茶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商茶产业未来。

“头雁”学员赵万丽和肖付良等围绕本企业的产业发展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主题汇报。李良法、张贤莉等学员同专家们进行了交流。

学员代表发言

临翔聚焦,共探茶产业新机遇

1月22日,在临沧市临翔区,23级、24级“头雁”学员济济一堂,开展“滇”峰论坛。临翔区政协主席(产业链组长)孔继勇、区茶业办公室主任赖家圆、区茶业协会会长李本勇等产业相关负责同志出席论坛。

茶韵滇南·头雁同行——临翔区“滇”峰论坛现场

孔继勇详细分析了临翔区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鼓励学员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茶叶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具有临翔特色的茶产业品牌。同时,他强调,校地合作是推动茶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为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他希望头雁学员们能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的沟通与联系,共同推动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黄友谊提出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要发挥茶产业的潜力,首先要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技术含量。其次,要利用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色举办各种活动,提升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再次,要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将茶叶卖向全国,甚至全球。

随后,茶产业相关负责同志同华中农业大学导师团队、23级“头雁”杨银顺、24级“头雁”俸新虎等学员开展了深入交流。

专家把脉,精准施策促发展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建设生态茶园促“三茶融合”。赵慧和黄友谊一行在云县农广校左光益老师和“头雁”学员赵志凤等陪同下,翻过几座山头,来到了古树茶园。查看茶园长势后,导师团队与学员就古茶树赋值、生态茶园建设、品牌打造等内容等进行了深入交谈。

几天时间里,专家组一行在“头雁”学员的陪同下,在双江县、永德县和临翔区,走访赵万丽、肖付良、杨清、徐建莲、李良法等学员基地,深入茶园、加工车间和销售市场,全面了解临沧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提升茶叶品质、打造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就茶园管理不规范、加工工艺落后、品牌营销不足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助力茶产业降本增效,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

导师团开展实地指导帮扶

此次活动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推进2024年云南“头雁”实地指导工作的系列活动之一,后期学校还将持续开展组团问诊和产业指导,为“头雁”学员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共绘茶产业新篇章。恰逢新年将至,学校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以“头雁”为主题的春联,借此次帮扶指导之机,送到走访学员手中,为他们送上新年的第一份惊喜与祝福。

赵慧为学员送上新春祝福

(通讯员: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