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2018年贵阳市大生态与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楼102教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贵阳市农业委员会总畜牧师李宏清出席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秦发兰主持。开班典礼结束后,陈焕春院士作了《关于当前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的专题讲座。贵阳市50名畜牧系统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聆听了讲座。
陈院士从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探索以及建议三个方面分别做了介绍。
“畜禽养殖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总产值大,就业人口数量大,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潜力大。”陈焕春院士首先强调了畜牧养殖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意义重大。他提到,我国是世界畜禽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养禽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肉类总产量占世界的30%。我国饲料产量3.1亿吨,占粮食总消费的53%。但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自给率不足50%,其中鱼粉和大豆的70%-80%依赖进口,饲用玉米的进口也在逐年增加。“人畜争粮”、“受制于人”的局面日益严峻。“如果我国养猪效率达到美国水平,每年可以至少节省1100亿斤粮食,超过《国家粮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的2020年新增粮食产量1000亿斤的目标。”陈院士提到,养殖业安全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公共卫生与食品的安全,更关系到环境与生态安全,因此我国养殖业亟需转型升级。
“猪粮足,天下安,猪肉价格是物价指数CPI晴雨表。”陈院士如是比喻。他提到,生猪产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他针对目前我国养猪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如生产效益低下、安全问题突出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协同创新的解决思路,并邀请学员到我校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观摩。
讲座中,陈院士特别强调了“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精神”。他提到,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式是加快我国转型升级的步伐,合理运用“三创”精神指导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创新”即创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有了新的理论、知识技术,就要创造出新的物种、新品种、新产品;有了新品种、新产品,就要创办企业,形成新兴产业或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关于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建议,陈院士提出要结合贵阳当地情况,做好规划。从畜禽品种培育与繁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养殖设施设备和食品加工六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最后,陈院士指出,近年来,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形成,为畜牧业绿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畜牧业迎来绿色发展窗口期,面临难得机遇。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利用此次培训机会,潜心研学,注重交流,为贵阳市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添砖加瓦。
讲座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陈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院士的讲授,我们了解了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也了解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陈院士还为今后贵阳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能聆听院士的讲课,此番培训收获很大”。